当一家车企将年销目标从271万辆大胆上调至300万辆时,它背后的底气远比销量数字本身更值得深究。走进吉利的生产基地,冲压车间内12台德国舒勒机械臂精准运转,焊装线上586台库卡机器人手臂翻飞——焊接自动化率已达惊人的98%。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支撑吉利2025年上半年140.9万辆销量的生产实景。
在价格战此起彼伏的中国车市,吉利却宣布将全年目标上调11%,剑指300万辆。而这一决策背后,是连续10个月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的稳健步伐。翻阅吉利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数字令人惊叹。吉利控股集团全球累计销量达193.2万辆,同比增长30%。其中,吉利汽车本体贡献了140.9万辆,同比增幅高达47%。新能源车成为最大亮点:销量突破72.5万辆,同比激增126%,在总销量中占比首次超过一半,达到51.5%。
展开剩余69%如此销量的爆发绝非偶然,背后是技术研发的厚积薄发。2025年,吉利的三大核心技术成果集中进入收获期:神盾金砖电池:4月通过行业首次“电池油箱同步穿刺试验”,安全冗余超出国标30%,获得ISO国际认证;雷神AI电混2.0:亏电油耗低至2L/100km,综合续航达2100km;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基于英伟达Thor芯片与自研算法,已在领克10 EM-P、极氪9X等车型实现城市NOA功能 。
同时,技术共享机制发挥关键作用。银河星舰7 EM-i与领克10 EM-P共用雷神电混平台,研发成本降低18%;GEA电子电气架构覆盖全品牌,软件复用率高达75%。这些协同创新,让吉利成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车企,AI技术已贯穿架构、动力、底盘、座舱全领域。
而安全性能成为吉利撕掉“性价比”标签的利器。2025年7月,Euro NCAP新一期碰撞测试公布成绩:领克Z20、极氪7X、极氪009包揽综合得分前三,均获五星评级。
其中极氪009更创下中国品牌在Euro NCAP的历史最佳成绩。银河E5则同时斩获Euro NCAP与澳洲ANCAP双五星认证,在成人保护项目中得分率超90%。这些荣誉背后是实打实的投入:上半年吉利以1562项安全专利位居中国车企榜首,从车身结构到电池防护构建了完整技术壁垒。
吉利的蜕变证明:当技术自研、智能制造与全球视野形成共振,中国汽车才能真正摆脱价格战漩涡,在全球市场赢得持久的话语权。
发布于:湖北省汇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