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为期六天的十五运会门球比赛在深圳大运中心落下帷幕。场上运动员挥洒汗水,场外一群默默无闻的保障人员正用科技与温情守护着这场体育盛会。
从电网保障到航空运输,南方电网与深圳航空以创新科技和人性化服务,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构筑起一道坚实而智慧的保障防线。
立体智能巡检守护电网安全
“条条银线凌空飞架”。在深圳,这样的空中“电力高速”连起来有4300多公里。如何确保这些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以“AI+机器人”构建的“海陆空”立体化智能巡检体系给出了答案。
“以前人工翻山越岭,用望远镜巡检线路,人眼难以全面发现铁塔零件的小问题。如今,无人机成为巡检主力”,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技能专家舒铭杰介绍,使用无人机给线路“拍照体检”,使巡检效率提升约6倍——原本需要一天的工作量,现在仅需一个多小时。
展开剩余74%在地面,“赛博汪汪队”穿梭于变电站内。这些机器狗体型与真实犬种无异,却搭载传感器、自主导航算法、高清可见光相机、红外热成像仪、3D雷达导航等先进设备,能够快速完成红外测温、表计识别、异响检测等任务,并实时回传巡检数据,帮助保电人员进行AI智能诊断。
此外,今年深圳供电局还在国内首次应用了水下机器人进行海上架空输电线路桩基础巡检,进一步完善了“海陆空”立体化智能巡检体系。以1座220千伏变电站为例,传统巡检需要两人现场耗费约4小时。而智能巡视模式下,仅1人耗时30分钟即可远程全览站内设备。
在后方的深圳供电局电力指挥中心主控室大屏上,十五运会群众比赛门球项目所在场馆的所有供电情况都“浓缩”在了“保电一张图”里。供电设施数据实时更新、现场视频画面滚动播放,保电人员可以从220伏插座“一路”监测到相关联的500千伏高压设备运行状态,场馆供电一有异常就能被捕捉并预警。
据深圳供电局十五运会保电办电网组长陈作伟介绍,托“数字孪生电网地图”和“电鸿化”物联网设备,为十五运会“定制”的智慧保电系统已在大屏端、PC端、移动端实现“三端”数据互通,指挥指令、异常告警将从指挥部直达一线人员。
据悉,本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共有108个保电场所,涉及深圳电网三分之一的变电站、约450回输配电线路。这场体育盛会也因科技保电而更加精彩。
航空运输彰显人文关怀
空中运输同样严阵以待。据深圳航空运行指挥中心主任助理黄琳介绍,6月深航已召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保障动员及工作部署大会,落实六大工作要求,包括确保飞机适航状态、选派优秀机组人员、制定"一班一策"保障方案等。
如7月30日,广东省残疾人篮球队搭乘深航航班赴韩训练时,深航一方面协同海关、边检同步开启专属通道简化查验,另一方面协调深圳机场安检,保障特殊运动员可以乘坐自己的生活轮椅至舱门口。同时,深航地服部也组建起20人专项保障组,为15名旅客(含12名轮椅旅客)高效办理值机并全程护送至飞机客舱,并为10辆运动员轮椅在机舱门口办理特殊托运手续、栓挂专用标识并全程监护,用行动诠释“任何时候,自然体贴”的服务理念。
此外,深航还专门研制符合运动员营养需求的"运动能量餐",让大家在空中也能吃得好、吃得健康。截至8月26日,深航共保障涉赛航班74班、服务旅客250人、保障特殊行李42件。
“在保障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安全、顺畅、温馨’为目标,如开设专用值机通道和行李托运点,尤其注重无障碍服务的优化,确保残疾人运动员和代表团成员出行无忧”,据深圳航空服务发展部总经理助理徐越表示,面对复杂天气等因素,深航同样准备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全力保障航班正点和旅客体验。有信心通过安全、高效、有温度的服务,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一份力量。
从南方电网的智能巡检到深圳航空的无障碍服务,科技与温情的交融正为十五运会构筑起一道既坚固又温暖的保障防线。这些看不见的付出与守护,让赛场上的精彩得以完美绽放。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吴春熠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许松龙 实习生 程佳丽
(部分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发布于:广东省汇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